锂电极片「涂布—分切—叠片」产线的运动控制重构:从毫秒到微秒的升级

浏览量:21 次 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24 作者:明扬工控商城 下载docx

最近更新:运动控制 | 传感融合与深度学习在运动控制中的最新应用

案例|锂电极片「涂布—分切—叠片」产线的运动控制重构:从毫秒到微秒的升级
导语


在锂电制造里,“速度、同步、良率”是决定单位千瓦时成本的三要素。本文编译并抽象一个来自头部设备商的最新落地案例:通过重构运动控制架构(总线、伺服、测量与视觉触发)、引入边缘智能与数字孪生,将关键轴群的同步误差压到微米量级、节拍缩短 8–15%,良率与OEE同时提升,并为后续 TSN 与云边协同打下基础。



1) 场景与痛点


工序:涂布 → 烘干 → 分切 → 叠片/卷绕。

痛点:高速下张力波动导致边缘毛刺与跑偏;多轴相位漂移致堆叠对位偏差;换型慢;传统纠偏靠经验调参、维护成本高。


2) 解决方案(控制架构)


实时总线:从 CAN/CANopen 升级到 EtherCAT,核心轴组采用环形拓扑,端到端抖动减小;关键工位预留 OPC UA over TSN 的网络规划,便于后续与MES/数据湖对接。


轴系与驱动:


叠片与对位采用直线电机/力矩电机(部分位置仍保留行星减速机+伺服),闭环带宽提高;

驱动器开启 双环解耦(电流/速度)+ 前馈补偿(速度前馈、加加速度 jerk 前馈);

关键轴启用 安全运动(STO/SLS/SLP),换型与维护时减少停机与调试风险。


张力与纠偏:


放卷/收卷采用 扭矩模式 + 张力闭环,融合张力传感器 + 编码器双源;

纠偏架配高速相机 + 边缘计算盒,以硬件触发与时间戳对齐将视觉到执行链路延时标定到亚毫秒。

测量与标定:在分切后与叠片段增加激光位移/线扫,做在线 SPC;整线建立时间同步主钟(IEEE 1588/PTP),保证多设备测量一致性。


控制软件:


上位 软PLC/运动控制内核(如 IEC 61131-3/CNC 插补库),轨迹规划支持 S 曲线与五段Jerk;

建 数字孪生模型(工艺+机构+控制),将“配方/速度/张力/相位”作为变量做离线寻优与缩短换型。


3) 关键创新点


从“点到点”到“时钟驱动”的多轴协同:以主时钟驱动任务调度,视觉、测量、插补与执行共时基,消除相位漂移根因。

张力控制两级补偿:慢环抑制卷径变化,快环抑制材料扰动;在换卷瞬态通过前馈扭矩曲线减小过冲。

边缘AI参与“参数自整定”:采集电流环谐波、振动谱、位置误差,推断机械松动/轴承磨损,给出增益与滤波建议。

可视化 OEE 闭环:OEE 与良率指标与工艺/轨迹参数一一映射,形成“指标→配方”的反向指导。


4) 取得的效果(区间值,便于不同产线参照)


叠片对位 3σ 从 35–45 μm 降至 18–25 μm;

产线节拍提升 8–15%(按不同极片规格与工艺而定);

边缘毛刺/跑偏相关不良 下降 20–30%;

换型(含标定)时间 缩短 30–50%;

维护停机因子(振动/松动类)下降 ~25%。

注:上述为多家公开经验的综合区间,落地值依设备刚性、材料与工艺差异而变。


5) 与“新技术”的关联与可扩展性


TSN(时间敏感网络):将现有 EtherCAT 岛通过 TSN 汇聚,实现“控制域确定性 + 信息域互联性”。

数字孪生 + 强化学习:用仿真环境试配方,避免在线试错;对张力/速度/温度等进行多目标优化。

SiC 驱动与能量回收:在大功率段引入 SiC 提升效率与动态响应;收卷/减速能量回灌直流母线,降低能耗。

安全运动 2.0:从 STO 升级到 SLS/SLP/SSM,在保人机安全的同时允许“带电维护/低速示教”。

标准化数据模型:OPC UA 信息模型 + PackML 状态机,打通MES/质量系统,支撑全生命周期可追溯。



6) 可复用件与BOM思路(精简版)


实时运动总线主站(带 PTP/TSN 规划)

伺服驱动器(双环控制、支持安全运动)+ 伺服/直线/力矩电机

高分辨编码器/直线光栅 + 张力传感器

工业相机(支持外触发)+ 光源 + 边缘计算盒

工业以太网交换机(TSN 预留)

激光位移/线扫测头(在线 SPC)

软PLC/运动控制库 + 数字孪生/仿真软件


7) 风险与落地建议


网络与时钟:统一主时钟拓扑与延时标定,避免“多时钟孤岛”。

机构刚性优先:控制增益再高也救不了低刚性/共振结构,先做模态与减振。

分阶段上线:先在“分切+纠偏”试点,再推广到“叠片/卷绕”。

数据闭环:将 OEE/良率与配方/轨迹参数绑定,形成持续优化的知识库。


结语


该案例展示了运动控制架构升级 + 边缘智能 + 数字孪生在实际量产线中的组合拳:不仅是“跑得更快”,更是“稳、准、易复用”。对正处于扩产或良率爬坡阶段的工厂来说,优先把“时钟一致性、张力/轨迹两级控制、在线计量与数字孪生”作为四根主线展开,最容易在 3–6 个月内看到可量化收益。若你希望把方案映射到具体品牌与器件(如伺服、减速机、编码器、交换机等)的选型清单,我可以按你现有供应链与预算,给出 2–3 套可落地的BOM与调参与验收标准。


明扬工控商城

推荐阅读:

项目实战|Voortman V623 钢结构“钻-铣-锯一体机”用 ctrlX DRIVE + 笛卡尔运动系统实现高自治产线

锂电极片「涂布—分切—叠片」产线的运动控制重构:从毫秒到微秒的升级

案例速览:高NA EUV 的“超高速·超精度”晶圆台

实际工程案例|基于西门子 S7-1200 的双轴同步张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

案例分享|基于伺服系统的多轴同步运动控制方案解析

运动控制 | 传感融合与深度学习在运动控制中的最新应用

锂电极片「涂布—分切—叠片」产线的运动控制重构:从毫秒到微秒的....docx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

推荐度:

下载

全部评论

请登录
产业新闻-明扬资讯网
科技资讯-明扬资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