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|动力电池壳体激光焊缝的机器视觉+AI重构:把“抽检”变成“闭环控”

浏览量:16 次 发布时间:2025-10-16 21:45 作者:明扬工控商城 下载docx

最近更新:【机器视觉与AI】AI驱动的智能视觉检测:赋能制造业高精度质检与自动化


本文编译一个最新一线落地的机器视觉+AI实例:针对动力电池壳体激光焊缝在线质检,团队用“多传感成像+时钟同步+边缘AI推理+工艺闭环控制”重构产线。从“事后抽检”转为“毫秒级在线判定并回调激光参数”,把气孔、未焊透、咬边等缺陷检出率与稳定性同步拉高。


1) 场景与痛点


材料/工艺多变:不同壳体材质、表面粗糙度、涂层反射率差异大,传统规则算法易“失焦”。

缺陷微小且瞬态:气孔/裂纹往往是亚毫米级,并在毫秒量级形成。

人工复判成本高:靠离线切片/CT 验证周期长,良率波动难追因。

过程不可控:发现不良已到下道工序,返修/报废代价大。


2) 系统方案(硬件与时序)


多模态成像

高速线阵/面阵可见光相机(纹理、轮廓)。

SWIR短波红外(穿透氧化皮与浅表污染,增强气孔对比度)。

高速热像(焊池/热影响区时序特征,辅助判孔洞与未熔合)。

统一时钟与硬触发:编码器/激光触发器、相机、光源、IO 与运动控制通过PTP/1588对时;曝光与激光功率波形硬同步,把视觉-工艺链路延迟标定到亚毫秒。

边缘计算:产线边缘服务器或工业GPU盒(x86+RTX / Orin),TensorRT/ONNX加速多模型并发推理,时延<30–50 ms。

PLC/激光器闭环:发现异常即下发功率/频率/走丝速度的小幅补偿或触发停线与分流;数据入库做可追溯。


3) 核心算法与AI工作流


时空多分支网络:把可见光、SWIR、热像三路做早期特征融合;结合时序卷积/Transformer捕捉焊池动态。

少样本自适应:以自监督/对比学习预训练“焊缝通用表征”,到新材料仅需几十张标注即可迁移。

合成数据与域适配:基于焊接仿真/渲染引擎“造缺陷”(孔洞、咬边、未焊透),配合风格迁移/域对齐对抗现场光照与反射变化。

半自动标注:用大分割模型做一键掩膜,工程师只需微调;异常检测分支用弱监督减少标签负担。

不确定性与人机协同:对边界样本输出置信区间/合规分数,将“灰区”送人工快速复核,反哺训练集(主动学习闭环)。


4) 效果(可对标的区间值)


缺陷检出率(Recall):由 88–92% → 95–98%;

误报率(FPR):下降 30–50%,减少无谓停线;

端到端时延:<50 ms(单焊缝窗口);

过程能力:通过工艺闭环,焊接参数漂移引起的不良降低 20–35%;

追溯与复盘:一码一档,异常样本自动沉淀为回炉训练集。

注:区间值受相机与工艺配置影响,给出可对标目标以便验收。


5) 与“最新技术”的关联


视觉基础模型落地:用通用视觉表征做小样本迁移,显著缩短换线/换材调参周期。

分割/检测新范式:新一代轻量检测/分割器支持高分辨+低时延,可在边缘端 INT8 量化后仍保持高AP。

生成式缺陷合成:扩散/生成模型用于稀缺缺陷的数据增强,覆盖“难例、极小样本”。

MLOps 工程化:数据版本、模型版本、A/B 发布、回滚与回归测试流水线,避免“越改越差”。

TSN 工业网络:把控制域的确定性与信息域的数据交换打通,为后续产线级多工位统一时序奠基。


6) 验收与上线路线(实操清单)


样本基线:覆盖 3 类材料 × 3 档工艺 × ≥8 种缺陷形态,正负样本比例≥1:2。

指标门槛:线下 AP95/Recall≥95%,上线一周滚动F1≥92%,灰区率≤3%。

时延预算:从曝光→结论≤50 ms;闭环调参指令≤10 ms 下发。

回归测试:每次模型升级跑“历史50条难例集”全部通过才发布。

联调:与激光器/运动控制的边界条件(限幅、超时、互锁)做FMEA,保障安全失效。


7) 风险与避坑


光学首位:镜头/光源/角度优先于算法堆叠,反射件建议偏振+同轴/暗场组合。

域偏移:批次差异、清洗剂残留会让模型漂移,必须有数据漂移监测与再训练SOP。

过拟合极小缺陷:用合成数据+硬件扰动增强,避免上线“看谁都像缺陷”。

闭环参数边界:限定调参的幅度与次数,避免AI把工艺“越调越偏”。


8) 参考BOM(示意)


可见光高速相机(线阵/面阵)+ 远心/微距镜头 + 同轴/暗场光源

SWIR 相机+镜头+光源、高速热像相机

编码器/触发器/光纤同步器,PTP/TSN 交换机

工业边缘计算(x86+RTX A2000/A4000 或 Jetson Orin)

I/O 模块、OPC UA/Profinet/EtherCAT 网关,机柜散热与防护


结语


这套方案的价值不止“看得见缺陷”,更在于看得准、来得快、调得动:以统一时钟为骨架、以多模态视觉为眼、以边缘AI为脑,再把结论回写到工艺设备。若你提供现场工艺窗口(材料、速度、功率范围)与已有相机/光学条件,我可以直接为你列两套落地配置(低成本/高性能)、数据采集计划与一周试点验收表,帮助快速立项与上线。


明扬工控商城

推荐阅读:

Photoneo 3D 视觉 + Kawasaki:重型刹车盘高负载箱拣三岛联动产线

多光谱 vs 高光谱:把“光谱指纹”搬上产线的选型路线图

案例|Delta 电子:用「数字孪生 + 合成数据 + 视觉 AI」重塑 AOI 与产线换型

案例|动力电池壳体激光焊缝的机器视觉+AI重构:把“抽检”变成“闭环控”

【机器视觉×AI·系列 】视频级小样本缺陷检测:SAM2 半自动标注 + YOLOv10 边缘实时化

【机器视觉与AI】AI驱动的智能视觉检测:赋能制造业高精度质检与自动化

案例|动力电池壳体激光焊缝的机器视觉+AI重构:把“抽检”变成“闭....docx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

推荐度:

下载

全部评论

请登录
产业新闻-明扬资讯网
科技资讯-明扬资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