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条新闻来自 IFR(国际机器人联合会) 的年度权威发布。官方口径显示:2024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 542,000 台,为连续第四年>50 万台;亚洲占 74%(欧洲 16%、美洲 9%)。中国装机 295,045 台(占 54%),继续稳居全球第一。电子电气业在 2024 年重夺第一大应用行业,达 128,899 台;汽车行业 126,088 台 居次。IFR 同时给出展望:2025 年预计增长 6% 至 57.5 万台,至 2028 年将突破 70 万台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发生了什么(官方要点)
全球装机:2024 年 542,000 台,较十年前翻倍;亚洲 401,665 台、占比 74%,欧洲 85,006 台(-8%),美洲 50,077 台(-10%)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前五大市场:中国 295,045(+7%)、日本 44,453(-4%)、美国 34,164(-9%)、韩国 30,596(-3%)、德国 26,982(-5%);合计占全球 80%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应用行业排名:电子电气 128,899(+2%) > 汽车 126,088(-7%) > 金属与机械 88,777(+16%);IFR 明确指出 2024 年电子电气重新超过汽车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装机密度(制造业平均,2024):亚洲 204 台/万人,欧洲 148,美洲 131;全球平均 177。
前瞻:IFR 预测 2025 年装机 575,000(+6%),2028 年超过 700,000。
深度刨析:三条结构性信号
1) 需求“东移”并继续分化
亚洲 74% 占比、同比 +5%,反映制造产能与投资持续向亚洲集中(尤其中国)。相对地,欧洲、美洲 2024 年出现回落(-8%/-10%),IFR 归因于前期积压项目释放后回归常态与宏观低迷;北美则在 2022 年冲高后调整。对于全球设备商与 SI,这意味着渠道、售后、应用工程力量仍需向亚洲侧倾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2) 行业景气切换:电子电气再领跑,汽车阶段性回调
电子电气 2024 年小幅增长并反超,IFR 指出其 2019–2024 年 CAGR +8%;汽车则 -7%,受电动化投资节奏变化与 BEV 需求阶段性走弱影响。对产线技术路线的含义是:高速贴装/检测、洁净/无尘搬运、精密装配等工艺会继续拉动小型六轴/SCARA、视觉与检测、AMR+对接站的需求;汽车则更聚焦柔性总装与焊装扩容的谨慎投入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3) “头部五国”决定 8 成市场
中国、日、美、韩、德合计占 80%;其中中国占 54%,并且在逆风周期里历史上很少出现负增长,IFR 直言其年均 ~10% 增长仍可期。策略上,本地化供货与整线集成生态(国产机器人、本地零部件与 SI 网络)将更强势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新技术关联:这波“装机结构”会推高哪些技术?
下列判断以 IFR 的行业/区域数据为基础,结合离散制造主流技术路径给出谨慎推断(并明确属于推断而非 IFR 原文结论)。
电子电气回暖 → “高通量+高一致性”的检测与编程自动化
装机的边际增长集中在电子电气,利好高速拣放、视觉 AOI/SPI、在线测试与追溯。为了缩短 NPI 上线时间,离线仿真+自动路径生成、Low/No-Code 编程与生成式编程助理将更受青睐(多家厂商已把生成式能力并入编程/仿真平台)。这是把人日转换为算力的典型赛道。(技术趋势判断,基于装机结构推断)
亚洲为主战场 → 开放式生态与“国产部件”适配
在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的多品牌异构环境中,开放接口(OPC UA、TSN 以太网)、安全通信(PROFIsafe/CIP Safety/FSoE)与通用型末端生态成为广域部署的关键;本地零部件(减速器、伺服、控制器、夹具)与兼容性是 SI 成败分水岭。(与区域占比变化相匹配的实施要点推断)
汽车投资更“精细化” → 运动安全与柔性物流
汽车行业在扩产放缓背景下更强调柔性化升级:驱动内置安全(STO/SS1/SLS)、数字孪生与AMR/AGF 联动在改线和多车型混线里更具性价比。(源自汽车装机下降与项目结构变化的推断)
密度差异与中小企业(SME)普及
IFR 数据显示亚洲密度 204、欧洲 148、美洲 131/万人,且报告明确SME 采用率偏低、系统集成能力是瓶颈;因此模块化工作单元(机器人+相机+工装+模板化 App)与“一体机”形态会更快进入中小厂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对甲方与供应商的操作建议(基于官方数据落地)
电子制造/3C:把 2025 年资本开支优先投向缺陷治理闭环(SPI→炉温→AOI 参数回写)和柔性治具/标准工位,以适应新型号频出的节拍;先做 NPI 上线时长 KPI。逻辑依据:电子电气回升且为第一大用户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整车/零部件:优先**“不动大线、先做柔性单元”:引入 安全驱动功能、协作/移动单元与车身/电池工位的混线改造**;避免一次性 CAPEX 过重,在停机窗口内持续叠代。逻辑依据:汽车装机回调与投资节奏放缓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渠道/SI:亚洲侧堆深(现场服务+应用工程),并建立标准工艺包(视觉抓取、码垛、拣选、插装、检测)以提升复用率;对欧美客户强调可视化 ROI与少人化排班。逻辑依据:区域占比与密度数据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风险与边界
宏观与地缘风险:IFR 提到 2025 年宏观仍脆弱、地缘与贸易壁垒造成区域化与供应链多元化,对跨区交付与成本结构有直接影响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解读边界:IFR 不对“单一厂商/技术路线”背书;本文对“生成式编程、开放接口、移动操控”等的提法为产业逻辑推断,请与企业自有项目数据结合验证。
官方来源(可核实)
IFR 新闻通稿(2025-09-25):全球装机 542,000、亚洲占 74% 等核心数据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+1
IFR《World Robotics 2025 – Industrial Robots》执行摘要(PDF):各区域/国家装机、行业排名、装机密度与 2025–2028 预测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IFR 服务机器人报告通稿(2025-10-07)(做横向了解):专业服务机器人 2024 年销量近 20 万台(+9%)。
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
推荐阅读:
航空航天 2025:AI、暗工厂与预测性 MRO
2025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
汉高在底特律都会区启用电池应用中心:从材料到量产节拍的“中试工厂”
2025《Industrial Agility》要点:英国制造业敏捷度降至五年低点
Automate 2025 三条“可落地”技术线:行业化 Demo · RDMA/GigE Vision 3.0 · 超光谱基础
A3:2025 Q1 持平、上半年稳步回升(协作机器人首次纳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