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品与方案|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远程 I/O:做一条 50 点以内的小产线,比“大牌全家桶”省多少?

浏览量:10 次 发布时间:2025-11-11 21:03 作者:明扬工控商城 下载docx

最近更新:MX-System 扩容:三排底板 + 大功率 3 号功能模块 & TwinCAT CoAgent

摘要:在 50 点以内的小型产线场景中,究竟有必要全程使用“大牌 PLC + 自家远程 I/O 全家桶”吗?本文通过设定一个典型小产线配置,分别给出“大牌全家桶方案”和“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通用远程 I/O 方案”的配置与估算成本,从硬件成本、工程实施与可靠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,帮助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厂商判断:在哪里可以放心省钱,哪里不能只看便宜。

一、场景设定:什么叫“50 点以内的小产线”?

我们以一个常见的小型装配 / 包装 / 检测产线片段为例,总 I/O 点数不超过 50 点:

  • 数字量输入:约 24–32 点(光电、行程、按钮、急停等);
  • 数字量输出:约 16–24 点(电磁阀、接触器、指示灯等);
  • 模拟量输入:4 点以内(压力、流量、张力、温度等);
  • 模拟量输出:2 点以内(变频器给定、调节阀门等);
  • 通讯:1 路以太网(上位机/触摸屏/MES),1 路 RS485(变频器、小仪表);
  • 运动需求:最多 1–2 轴简单定位,没有复杂插补。

在这个级别的小线中,传统做法通常是:大牌小型 PLC + 自家远程 I/O + 自家电源 + 自家工程软件

而本文关注的是另一种组合:

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通用远程 I/O(Modbus TCP/RTU),在满足工艺与可靠性的前提下,看看硬件层面能省出多少成本。

二、方案 A:大牌“小型 PLC 全家桶”

虚拟一个“大牌全家桶方案 A”(以某知名品牌的小型 PLC 为档位参考):

  • PLC CPU:类似 S7-1200 1214C/1215C 等级的小型紧凑型 CPU,板载 20 多点 I/O,带以太网;
  • 远程 I/O:同品牌分布式 I/O(如 ET200SP 等),通过专用总线或 PROFINET 接入;
  • 工程软件:品牌全集成软件平台,用于 PLC、HMI、驱动等统一工程。

根据公开渠道与海外电商的大致报价:

  • 一颗 1215C 级别 CPU,公开价格约 300–350 美元,折算约 2000–2500 元人民币(国内新货代理价通常更高);
  • 同品牌 16 点数字量 / 模拟量 I/O 模块,在各类平台上的报价大致在 40–150 美元/块(约 300–1000 元),视功能和供货渠道不同而变化。

按前文 “小线配置” 估一个典型 BOM(只算 PLC + I/O):

  • CPU 1 块:约 2300 元;
  • 远程 I/O 模块 6 块左右(DI×2、DO×2、AI×1、AO×1):按平均 700 元/块估算,约 4200 元。

PLC + 远程 I/O 硬件合计约 6500 元,再加上品牌电源、终端模块、软件授权等,整体通常落在 6000–8000 元区间(仅供参考)。

三、方案 B: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通用远程 I/O

1. PLC 本体

选择一款典型的 32–48 点国产小型 PLC:

  • 总点数约 32 点(18DI/14DO),支持高速计数、2 路高速脉冲输出、RS232+RS485 等;
  • 220V 供电,附带编程口,适合中小型逻辑与简单运动控制。

类似规格的 PLC,在电商和代理渠道的公开价格大致在1000–1500 元/台(视品牌和系列而定,一些老型号可能更低,中型/运动型 PLC 则略高)。

2. 通用远程 I/O 模块

远程 I/O 采用 Modbus TCP/RTU 通用模块,而不是特定品牌的专有总线:

  • 常见规格包括:8DI/8DO 模块、4AI/4AO+DI/DO 混合模块等;
  • 支持 RS485 Modbus RTU 或以太网 Modbus TCP;
  • 公开报价范围:从数十美元的简单数字量模块到 90–130 美元的以太网+模拟量组合模块不等。

结合国内一些远程 I/O 产品的标价,可以较为保守地估算:

  • 简单数字量模块:约 300 元级;
  • 带模拟量、以太网的组合模块:约 600–900 元级;
  • 楼宇 / 工控专用高可靠远程 I/O 模块:约 1200 元级。

对 50 点以内的小线,如果采用 3–4 块远程 I/O 模块混合配置(如 16DI×2 + 16DO×1 + 模拟量组合模块×1),按平均 650 元/块估算:

  • 3 块模块:约 2000 元;
  • 4 块模块:约 2600 元。

方案 B 小结:

  • PLC 本体:约 1200 元;
  • 远程 I/O:约 2000–2600 元;
  • PLC + I/O 合计:约 3200–3800 元。

四、硬件成本对比:能省多少?

把两个方案摆在一起,以中值估算:

  • 方案 A(大牌全家桶):PLC + 远程 I/O ≈ 6500 元;
  • 方案 B(国产/非大牌 + 通用远程 I/O):PLC + I/O ≈ 3500 元。

差额约 3000 元,节省比例约为 46% 左右。换句话说:

在 50 点以内的小产线场景,用“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通用远程 I/O”替代“大牌全家桶”,在 PLC + I/O 硬件层面,大概率可以节省 30–50% 的投入。

如果考虑到控制柜壳体、电器元件、线缆、工程设计与调试人工等其他成本,PLC+I/O 通常占整套控制系统投入的 30–40%。在这种前提下,硬件省下来的部分换算到整套小产线控制系统上,总体成本大概率可以降低 10–20%(视具体方案与人工成本而定)。

五、除了价格,还要看哪些关键点?

1. 工程软件与生态

  • 大牌的优点在于工程平台成熟,PLC、HMI、驱动、远程 I/O 可以通过统一软件配置,生态完善、教程丰富,工程师上手与迁移成本低。
  • 国产 / 非大牌 PLC 多采用自研或基于 CODESYS 等平台的编程软件,性价比高,但生态相对分散,远程 I/O、伺服、HMI 等通常需要“拼盘式”集成,对工程师的系统整合能力要求更高。

2. 可靠性与服务

  • 进口大牌在严苛环境和长周期应用上的经验更丰富,产品在高温、高粉尘、高干扰环境下的长期表现更加可预期。
  • 国产 / 非大牌 PLC 在中小型应用场景中,性能和可靠性已能满足大多数需求,但不同品牌之间差异较大,建议优先选择头部或口碑较好的厂商。

3. 通讯与扩展能力

  • 品牌自家远程 I/O 在组态、诊断、报警、热插拔等方面体验优秀,但协议和模块体系相对封闭、价格偏高。
  • 通用 Modbus TCP/RTU 远程 I/O 模块价格便宜、供应商众多,但诊断信息有限,点数多时轮询延时需要提前评估,安全 I/O、冗余等高级功能往往不具备。

4. 项目类型与客户认知

  • 对于一般装备制造、小中型 OEM、内部改造项目,只要系统稳定,客户往往对品牌不敏感,更看重交期与总价,适合采用国产/非大牌方案。
  • 对于化工、制药、食品饮料龙头或跨国企业,通常存在白名单 / 指定品牌要求,对安全、审计、维护和全球备件供应有严格标准,此时大牌全家桶仍然更有优势。

六、对系统集成商与工程师的实用建议

  1. 一条线内 PLC 品牌尽量统一,避免在同一控制柜内混用多家 PLC,后期维护困难。
  2. 远程 I/O 统一总线和系列,尽量在一条线内使用同一总线协议和同一系列模块,减少驱动与诊断的兼容问题。
  3. 算总账,而不是只看 PLC 单价,将软件授权、工程调试时间、未来备件与服务成本一起纳入考虑。
  4. 采用“混搭策略”折中:核心工艺段用大牌 PLC + I/O,小工位和辅线用国产/非大牌方案;或整厂统一大牌 PLC,部分远程 I/O 模块用经过验证的国产产品替代。

七、结语:省钱可以,但不要“只看便宜”

总体来看,在 50 点以内的小产线场景下:

  • 国产/非大牌 PLC + 通用远程 I/O 在硬件层面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
  • 合理选型和工程实施下,整套小产线控制系统总成本有机会降低 10–20%

但需要明确的是:你省下来的不仅是“品牌溢价”,同时也牺牲了部分生态完整性与未来兼容性。在项目实际应用中,更推荐根据项目重要程度、客户行业属性和自身工程能力,灵活选择或混搭:

  • 小项目、试制线、内部改造线:大胆尝试国产/非大牌 PLC + 远程 I/O 方案,积累成本与经验优势;
  • 重要产线、长期运行项目、对品牌有硬性要求的行业:优先考虑大牌全家桶或“核心大牌 + 部分国产替代”的混合方案。

对明扬工控的读者来说,更关键的不是“选谁便宜”,而是:在保证工艺和可靠性的前提下,学会利用国产/非大牌 + 远程 I/O 方案,把 50 点以内的小产线做得又稳又省。


明扬工控商城

推荐阅读:

新品与方案|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远程 I/O:做一条 50 点以内的小产线,比“大牌全家桶”省多少?

研华推出多形态机器人边缘 AI 平台:从 AMR 控制器到 Jetson Thor 开发套件

新品速递|HMS Anybus:Atlas2 Plus(OT 网络监测) + Safe2Link Remote IO-CS(移动机械功能安全)

新品速递|WAGO:Compact Controller 100 + 750 安全 I/O,一套搞定“小线体 + 安全”

新品速递|P+F @ SPS 2025:UB*-F42 超声波、SmartRunner Measurer 3-D、R305 反射区域传感器、VOC 事件相机

MX-System 扩容:三排底板 + 大功率 3 号功能模块 & TwinCAT CoAgent

新品与方案|某国产/非大牌 PLC + 远程 I/O:做一条 50 点以内的小产....docx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

推荐度:

下载

全部评论

请登录
产业新闻-明扬资讯网
科技资讯-明扬资讯网
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