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AI步入实践深水区,边缘智能成2025年落地关键

浏览量:23 次 发布时间:2025-09-24 21:27 作者:明扬工控商城 下载docx

最近更新:A3:2025 Q1 持平、上半年稳步回升(协作机器人首次纳统)

产业动态 | 工业AI步入实践深水区,边缘智能成2025年落地关键——明扬资讯网



边缘AI设备正在对生产线进行实时质量检测(示意图,来源:Getty Images)

随着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,工业人工智能(AI)的应用正从实验试点走向规模化部署。据国际数据公司(IDC)最新发布的《全球AI支出指南》预测,到2025年,全球在AI解决方案上的支出将超过5000亿美元,其中制造业是最大的行业市场之一,占比接近20%。

一、从“云端”走向“边缘”,AI部署模式发生转变

“过去几年,工业AI的应用多依赖于云端强大的算力进行模型训练和复杂分析。” ABB中国区技术总监在近期的一次行业论坛上指出,“但2025年,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:为了满足实时性、数据安全和低延迟的要求,越来越多的AI推理工作负载正转移到边缘侧。”

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边缘计算技术的成熟。例如,西门子推出的Industrial Edge平台已能支持AI模型在生产线的本地化部署与运行,实现对设备预测性维护、视觉质检等场景的毫秒级响应。

“工业AI的价值不再仅仅是生成一份分析报告,而是能直接在产线上‘动手’,实时阻止一个缺陷产品的产生。这才是其真正的威力所在。” ——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

二、三大典型应用场景驱动价值兑现

当前,工业AI的落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能直接创造价值的场景:

  • 预测性维护:通过分析设备传感器数据,AI能提前数小时甚至数天预警故障。据普华永道报告,该应用可帮助工厂减少高达70%的意外停机时间。
  • 视觉质量检测:在3C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,AI视觉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已远超人工。例如,英特尔与一家国内光伏企业合作,将电池片EL缺陷检测的准确率提升至99.9%以上。
  • 工艺参数优化:AI通过分析海量生产数据,能找到最优的生产参数组合,从而提升良率、降低能耗。

三、挑战仍存:数据质量与人才缺口

尽管前景广阔,但工业AI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挑战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《工业智能发展白皮书(2025)》指出,“数据孤岛”“领域知识壁垒”是两大主要障碍。高质量、带标签的工业数据稀缺,同时既懂工业技术又懂AI算法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。

为解决这些问题,行业正在形成新的合作模式。自动化巨头如罗克韦尔自动化正与微软、亚马逊云科技等IT企业紧密合作,推出集成了AI能力的标准化解决方案,以降低企业的应用门槛。


明扬工控商城

推荐阅读:

航空航天 2025:AI、暗工厂与预测性 MRO

2025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

汉高在底特律都会区启用电池应用中心:从材料到量产节拍的“中试工厂”

2025《Industrial Agility》要点:英国制造业敏捷度降至五年低点

Automate 2025 三条“可落地”技术线:行业化 Demo · RDMA/GigE Vision 3.0 · 超光谱基础

A3:2025 Q1 持平、上半年稳步回升(协作机器人首次纳统)

工业AI步入实践深水区,边缘智能成2025年落地关键.docx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

推荐度:

下载

全部评论

请登录
产业新闻-明扬资讯网
科技资讯-明扬资讯网
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