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感与测量技术:智能制造的“神经系统”

浏览量:6 次 发布时间:2025-09-25 16:36 作者:明扬工控商城 下载docx

最近更新:IO-Link 落地实践:从主站到云端的参数化与诊断

传感与测量技术:智能制造的“神经系统”

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 | 栏目:技术文章 | 来源:明扬资讯 编译

一、传感与测量的重要性

在智能制造和工业控制领域,传感器被称为“机器的感官”,而测量系统则是“工业的大脑输入”。没有高精度的检测与数据反馈,PLC、DCS、SCADA 等控制系统就失去了闭环调节的基础。

目前,传感与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:

  • 温度与压力监控 —— 保障化工、冶金等过程安全;
  • 位移与速度检测 —— 在伺服和机器人定位中至关重要;
  • 流量与液位测量 —— 确保能源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;
  • 视觉与图像处理 —— 支撑自动化质检与AI识别。

二、常见的传感与测量类型

  • 接近传感器:电感式、电容式、光电式,广泛用于位置检测。
  • 压力与力传感器:基于应变片或压阻效应,常见于液压和气动系统。
  • 温度传感器:热电偶、热电阻,广泛用于工业加热控制。
  • 流量传感器:电磁、涡街、超声波,应用于化工与环保行业。
  • 图像与机器视觉:结合AI算法,实现瑕疵检测、分拣与追溯。

三、传感与测量的技术趋势

随着工业4.0与物联网的兴起,传感与测量也呈现出以下趋势:

  1. 智能化:传感器不再只是单纯的检测器件,而是集成了微处理器,可进行边缘计算与预处理。
  2. 小型化与低功耗:便于大规模分布式部署,特别适合智慧工厂和物流应用。
  3. 无线与网络化:通过IO-Link、EtherCAT、5G等接口实现即插即用与远程监控。
  4. 高精度与多功能融合:一颗传感器可同时测量多个参数,提升系统效率。

四、应用场景举例

  • 智能物流中,激光测距与RFID传感器用于定位与追踪,提高仓储自动化效率。
  • 自动化产线上,视觉传感器结合AI算法可检测产品外观缺陷,实现零误差出厂。
  • 能源管理中,温度与电流传感器帮助实时监控电机与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。

五、结语

传感与测量技术正在成为智能制造的“神经系统”,不仅提供了实时数据,更为大数据分析、AI决策与数字孪生提供了底层支撑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传感与测量将在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中扮演更加不可替代的角色。




购买传感器


明扬工控商城

推荐阅读:

【技术资讯】新型非接触磁性温度传感器 & 六轴光学力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

传感与测量技术:智能制造的“神经系统”

IO-Link 落地实践:从主站到云端的参数化与诊断

传感与测量技术:智能制造的“神经系统”.docx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

推荐度:

下载

全部评论

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