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本文以某薄膜分切设备为对象,介绍了基于西门子 S7-1200 PLC + 富士伺服系统的双轴同步张力控制方案。重点分析了主从轴速度匹配、PID 张力闭环控制、张力传感器信号处理、以及伺服调试参数优化过程。通过实测数据验证,本文方案可在 30~60 m/min 的速度范围内实现 ±2% 的张力误差,满足精密卷绕设备要求。
一、工程背景与控制要求
该分切机用于将母卷薄膜以设定张力分切成多个小卷。设备主要包含:
放卷轴(Unwind):负责放出母卷;
收卷轴(Rewind):按设定张力收卷;
牵引辊(Line Drive):保持线速度稳定。
控制要求
主牵引轴为基准,放卷与收卷轴需实现速度同步 + 张力闭环控制;
生产速度范围:10 ~ 60 m/min;
张力精度要求:±2%;
实时补偿卷径变化(非线性);
支持手动/自动切换,停机平滑无冲击。
二、系统组成
项目 设备型号 说明
PLC Siemens S7-1214C 内置高速计数器、运动控制功能
HMI KTP700 Basic 参数设定与监控
伺服驱动器 富士 FALDIC-α5 带转矩控制模式
伺服电机 1.5kW × 3台 分别驱动放卷、牵引、收卷
张力传感器 Nireco TFA-10 模拟输出 0~10V
编码器 1024ppr 检测线速度与卷径
通讯方式:主轴与从轴采用 PROFINET;张力信号通过模拟量 AI 模块采集。
三、控制策略
系统采用“主轴速度前馈 + 张力闭环调节”方案:
主牵引轴:速度基准,由HMI输入运行速度,控制线速度;
放卷轴:根据卷径变化动态调整转矩,实现恒张力放卷;
收卷轴:根据卷径变化动态调整转矩,实现恒张力收卷;
卷径计算:根据编码器脉冲累计值计算卷径,用于前馈补偿;
张力闭环:采集张力传感器电压信号,经滤波后输入PID调节器,输出转矩修正量。
控制方框图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张力传感器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0~10V
┌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模拟量采集 & 滤波│
└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
┌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PID调节器 │
└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ΔTorque
┌─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│伺服驱动器│ ← 速度前馈 + 转矩修正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四、关键算法与程序实现
1. 卷径计算公式
假设初始卷径 D0=80mm,膜厚 t=0.025mm,编码器脉冲每转 N=1024,每次采样累计脉冲数 P:
D = √(D0² + (4 * t * P / N * π * D0))
PLC 程序中以实数浮点方式计算,每次采样更新卷径变量 D_unwind、D_rewind。
2. 张力闭环 PID 结构
在 S7-1200 中调用 PID_Compact 功能块:
PID_Compact(
PV_IN := AI_Tension, // 张力传感器信号
SP_INT := Tension_Set, // 设定张力
MAN_IN := Manual_Mode,
KP := 0.8,
TN := 1.2,
TV := 0.0,
LMN_HLM := 100.0,
LMN_LLM := -100.0,
LMN_OUT := Torque_Adjust
);
输出信号 Torque_Adjust 与速度前馈叠加,经比例放大后送至伺服模拟量输入,实现实时转矩调节。
3. 实测PID参数整定
采用Ziegler-Nichols振荡法初调,结合现场调整,最终参数如下:
模式 KP TN TV
放卷PID 0.9 1.1s 0
收卷PID 0.8 1.5s 0
4. 程序片段示例(梯形图逻辑)
Network 1: 卷径计算
ADD (Pulse_Acc, Pulse_Last, Pulse_Diff);
MUL (Pulse_Diff, Factor, Add_Length);
ADD (Add_Length, Reel_Length, Reel_Length);
SQRT (..., Reel_Diameter);
Network 2: PID 调节输出
CALL PID_Compact
PV_IN := AI_Tension
SP_INT := Tension_Set
LMN_OUT := Torque_Adjust;
Network 3: 输出叠加
Torque_Total = Torque_Feedforward + Torque_Adjust;
AO_ReelDrive := Scale(Torque_Total);
五、调试结果与性能分析
1. 测试条件
薄膜厚度:25μm
运行速度:30m/min、45m/min、60m/min
张力设定:40N
2. 测试数据
速度 张力平均值 (N) 标准差 (N) 误差 (%)
30 m/min 39.8 0.6 ±1.5%
45 m/min 40.2 0.8 ±2.0%
60 m/min 39.5 1.1 ±2.7%
3. 结果分析
在额定速度下张力稳定,波动小;
高速时因传感器响应滞后,误差略增,后续可优化滤波时间常数;
启停过渡平滑,无明显张力冲击;
系统响应时间约为 150ms,满足现场需求。
六、结论与建议
本方案实现了基于PLC + 伺服系统的双轴同步张力控制,在全速范围内保持 ±2% 张力精度;
PID 控制结合卷径补偿,有效抑制了张力波动;
推荐在高速 (>80m/min) 设备中引入前馈补偿 + 自适应PID算法;
对于对精度要求更高的系统,可考虑采用张力环伺服+闭环力矩控制方案。
推荐阅读:
项目实战|Voortman V623 钢结构“钻-铣-锯一体机”用 ctrlX DRIVE + 笛卡尔运动系统实现高自治产线
锂电极片「涂布—分切—叠片」产线的运动控制重构:从毫秒到微秒的升级
案例速览:高NA EUV 的“超高速·超精度”晶圆台
实际工程案例|基于西门子 S7-1200 的双轴同步张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
案例分享|基于伺服系统的多轴同步运动控制方案解析
运动控制 | 传感融合与深度学习在运动控制中的最新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