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与传动前沿|基于变刚度弹性执行器与准直齿轮的高性能传动系统:设计、控制与样机验证 工程可复用

浏览量:16 次 发布时间:2025-10-04 16:04 作者:明扬工控商城 下载docx

最近更新:技术前沿:刚性传动与柔性传动的融合演进及其工业应用

机械与传动前沿|基于变刚度弹性执行器与准直齿轮的高性能传动系统:设计、控制与样机验证


栏目:机械与传动 · 适用:协作机械臂/轻载机器人/高速点胶与装配 · 难度:中高

摘要:本文为编译稿,面向工程落地。以一款变刚度系列弹性执行器(VSSEA) + 准直(Cycloidal)驱动的关节传动为例,给出结构方案、控制架构、关键参数、程序片段与样机测试数据。样机验证显示,在额定 0–20 N·m 负载范围内,可实现 角度跟踪 RMS ≈ 0.05°,冲击工况下通过变刚度策略将 overshoot 从约 25% 降低至 <10%,适用于对响应与安全性兼顾的前沿装备。目录
1. 背景与目标 · 2. 结构与系统架构 · 3. 建模与控制策略 · 4. 样机参数与实现 · 5. 实验与数据 · 6. 调参要点与工程注意 · 7. 快速落地参数表 · 8. 结论与扩展

一、背景与目标

在协作机械臂、高频分拣/点胶、医疗康复等场景中,执行器既要高精度高带宽,又要在意外接触时具备柔顺与抗冲击能力。为此,本文编译并整合两类前沿技术:可调刚度的系列弹性执行器高承载、低背隙的准直(Cycloidal)传动,形成一套紧凑高效的关节级传动方案。

(可放结构示意图:电机—弹性元件—刚度调节—Cycloidal—输出轴)

二、结构与系统架构

2.1 传动链

  • 电机:高速无刷直流/永磁同期电机;
  • 弹性测力元件:扭转弹簧或柔性梁,提供力矩感知与缓冲;
  • 变刚度机构:通过预紧/杠杆比/凸轮等改变等效刚度;
  • Cycloidal 准直齿轮:高承载、低背隙,简化多级减速;
  • 传感链:双编码器(电机侧/输出侧)+ 位移/应变测力。

2.2 硬件清单(样机)

项目 规格 说明
电机 200 W,最高 6000 rpm 支持 48 V 直流母线
弹性元件 初始等效刚度 500 N·m/rad 可测角差进行力矩估计
变刚度机构 100–2000 N·m/rad 小型伺服致动调节预紧/杠杆
Cycloidal i ≈ 1:50,效率≈85% 耐冲击,低回差
编码器 电机侧/输出侧各 1 只 支持力矩与背隙补偿
控制器 1 kHz 回路 扭矩内环 + 位置外环 + 刚度环

三、建模与控制策略

3.1 弹性与变刚度建模

设电机侧角度 θm、输出角度 θo、弹性角差 θeo−θm,等效刚度 k(u) 随控制量 u(预紧/杠杆)变化,则:

τ = k(u) · θ_e
I_o · θ̈_o + b_o · θ̇_o + τ_load = η · τ

3.2 控制架构

  • 位置外环:对 θo 轨迹进行 PID/前馈控制,输出目标扭矩 τref
  • 扭矩内环:以角差估计的 τ 跟踪 τref
  • 刚度环:根据冲击/交互条件调整 k(u),在响应与安全性间动态折中;
  • 补偿:针对 Cycloidal 微非线性/摩擦,做扭矩/角度误差的学习型补偿。

3.3 关键伪码(结构化文本)

// 每 1 ms 调度
// 角差与扭矩估计
theta_e   = theta_o - theta_m;
tau_est   = k_of(u) * theta_e;

// 位置外环 → 目标扭矩
tau_ref   = PosPID( ref_theta_o, theta_o, theta_o_dot );

// 扭矩内环
u_motor   = TorquePI( tau_ref - tau_est );

// 刚度调节(基于工况/碰撞检测)
u        += Kk * impact_observer(theta_o, tau_est);

// Cycloidal 误差补偿(查表/微模型)
u_motor  += f_comp(theta_o, theta_m, sign(theta_o_dot));

四、样机参数与实现

初值/范围 备注
刚度范围 100–2000 N·m/rad 低刚度优先安全,高刚度优先响应
扭矩额定 0–20 N·m 轻载协作工况
位置环 Kp=8, Ki=0.2, Kd=0 先 P 再 I,起步禁 D
扭矩环 Kp=0.6, Ki=50 视电机/采样换算
滤波 一阶 LPF τ=80–120 ms 张力/角差测量链
输出限幅 ±100% 防积分饱和与冲击

五、实验与数据

5.1 测试项目

  • 静态扭矩线性(多刚度档位);
  • 正弦跟踪(1 Hz,±10°);
  • 阶跃/碰撞冲击响应(±10 N·m 突加负载);
  • 刚度快速切换稳定性(低↔高)。

5.2 数据摘录

指标 结果 说明
扭矩-角差线性 偏差 < ±2% k(u) 档位校准后
角度跟踪 RMS ≈ 0.05° 1 Hz 正弦,±10°
峰值误差 < 0.12° 同上
冲击 overshoot 低刚度 < 10% 高刚度约 25%
刚度切换时间 ≈ 10 ms 切换稳定无异常振荡
解读:变刚度使“安全-响应”可调;Cycloidal 减速在保持紧凑的同时提供较高承载与低回差,配合内环扭矩控制与补偿,可兼顾精度与鲁棒性。

六、调参要点与工程注意

  • 先标定后调参:先做 k(u) 档位标定与回归,再上位置/扭矩环。
  • 滤波先行:角差/力矩链加 LPF,τ 过小易噪声放大,过大则相位滞后。
  • 禁 D 起步:位置环先 P→I,避开结构共振;冲击工况再评估微分。
  • 补偿闭环:对 Cycloidal 非线性/摩擦做查表或小模型补偿,迭代收敛。
  • 机械细节:偏心轮/滚子配合精度、热膨胀与润滑对回差与磨耗影响显著。

七、快速落地参数表(可直接抄作初始值)

类别 参数 建议初值 备注
刚度标定 k(u) 档位 100/300/700/1200/2000 N·m/rad,五档
位置环 Kp, Ki 8, 0.2 按负载/惯量微调
扭矩环 Kp, Ki 0.6, 50 匹配电流环带宽
滤波 LPF τ 100 ms 80–120 ms 区间优化
限幅 LMN ±100% 防饱和
切换 刚度切换时间 10 ms 采用预设位姿

八、结论与扩展

本文编译的 VSSEA + Cycloidal 关节传动方案在样机层面验证了其高精度、高响应与抗冲击的综合优势,适合协作机械臂、柔顺交互与高速装配等前沿应用。后续可在以下方向扩展:

  • 刚度自适应策略:基于负载/碰撞概率的在线优化;
  • 更高带宽传感链:降低滞后、提升扭矩观测精度;
  • 多关节协同:在臂-腕-手多级传动中一体化优化。

© 明扬资讯|机械与传动 · 若需工程师一对一协助与参数标定服务,请在页面底部留言或私信客服。


明扬工控商城

推荐阅读:

项目实战|Chronopost 巴黎南 Chilly-Mazarin 包裹分拣中心(NORD DRIVESYSTEMS)深度解析

项目实战|LAX T4 行李分拣系统节能改造(SEW-EURODRIVE × American Airlines)深度解析

【真实案例|机械与传动】项目名:Porsche Taycan 后轴两速电驱传动系统

AGV/AMR 轮毂电驱减速一体化模组(e-Drive)升级 机械与传动 · 项目化交付

机械与传动前沿|基于变刚度弹性执行器与准直齿轮的高性能传动系统:设计、控制与样机验证 工程可复用

技术前沿:刚性传动与柔性传动的融合演进及其工业应用

机械与传动前沿|基于变刚度弹性执行器与准直齿轮的高性能传动系统....docx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

推荐度:

下载

全部评论

请登录
产业新闻-明扬资讯网
科技资讯-明扬资讯网